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分享到: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负责同志就《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意见》答记者问
文件名称: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负责同志就《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意见》答记者问
索引号: 4305000052/2020-04853  
公开目录: 规范性文件 公开责任部门: 发改委
发文日期: 2020-11-1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生效日期 : 2020-11-12 有效期: 永久

    2020年1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央农办、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和单位印发实施了《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意见》(发改振兴〔2020〕1675号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负责同志就《意见》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答记者问

  问: 《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发挥以工代赈政策“赈”的作用我委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联合中央农办、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和单位印发了《意见》《意见》印发实施后,将在四个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一是有利于拓宽农村就业渠道解决就近就业难题。《意见》明确提出将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五个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广泛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尽最大可能提供就近就业岗位。
  二是有利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于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将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其他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与工程建设,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三是有利于补上“三农”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对于补上“三农”领域短板、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提档升级、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有利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扶志扶智结合。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引导农村低收入人口克服“等靠要”思想,进一步增强他们依靠自身劳动实现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
  问: 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项目有什么特点?我国实施以工代赈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以工代赈是通过组织农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以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帮扶政策,政策初衷是让更多贫困群众和低收入人口参与工程建设通过自身劳动获取报酬,激发其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项目,往往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贫困群众能够充分参与其中。《意见》明确要求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时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动员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这项政策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根本所在。
  自1984年启动实施以来国家已累计安排以工代赈资金(含实物折资)超过1600亿元。特别是“十三五”脱贫攻坚期间国家每年专项安排约60亿元,支持24个省份和新疆兵团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工程为贫困地区提供100多万个短期就近就业岗位,向参与务工的贫困群众发放劳务报酬超过30亿元经过多年实践,以工代赈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得到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衷心拥护,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因此,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一步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拓展实施范围和建设领域,将促进更多农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问: 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有哪些具体领域?
  答:《意见》聚焦五大领域明确了以工代赈方式的推广范围。
  一是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废弃村庄和危房拆除、生活环境治理灾毁水毁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农业产业附属设施建设以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配套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片区综合开发等。
  二是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行政村村内主干道、通自然村组公路、巷道、入户路等路基整理、路面硬化、亮化及必要防护设施建设,国有农场、林场林区内公路改造农村简易候车亭,农村渡口、漫水路、漫水桥等小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养护,小型水库、堤防维修养护农村河湖管理、巡护和保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改造和维修养护等
  四是乡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乡村文化旅游和休闲农业景区景点与通乡、通村主干道连接道路路基建设,景区景点内旅游道路及步游道、公共卫生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绿化工程等配套和附属工程建设等
  五是林业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营造林、森林保护、草原保护与修复、荒漠化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及油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领域中生产作用道路、贮存设施、灌溉基础设施和管护用房等配套和附属工程建设与维护,因灾损毁营造林附属配套工程复建等
  问: 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有哪些具体领域?
  答: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此前印发的相关文件相比在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工作方面,《意见》有哪些新的政策举措?
  答:今年1月份我委联合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在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通知》,旨在鼓励指导贫困县更好地发挥统筹财政涉农资金效益围绕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更多项目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本次印发实施的《意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着眼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以工代赈方式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更大范围内推广,让这项老政策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扩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范围将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的范围,全面拓展到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林业草原基础设施等五个领域如,增加了灾毁水毁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二是细化组织实施工作的具体要求要求各地在开展相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谋划、相关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编制时,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梳理形成年度项目清单。广泛组织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其他农村低收入人口。进一步简化招标等前期工作程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劳务报酬标准尽量提高劳务报酬比例,确保及时足额发放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劳动力技能不足问题
  三是进一步强化以工代赈投入保障措施要求各地将符合条件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按规定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支持范围,并在组织实施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项目时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多渠道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规模
  四是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和激励表扬机制要求各级政府建立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有关方面参与的部际沟通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将这项工作纳入相关督促检查范围,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表扬激励
  下一步我委将联合有关方面,加大投入保障、督促指导、宣传工作力度督促指导地方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及时总结地方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典型经验做法带动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就近就业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739-5363823

版权所有: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opyright © 2011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湘ICP备06007413号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52

主办单位: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739-5363823